(相关资料图)
▲ 西奥多·阿多诺,哲学家和美学家,所谓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。
在我第一次听到斯托克豪森作品的时候,我的许多朋友正在阅读和谈论德国艺术哲学家西奥多·阿多诺的著作。他的思想似乎与聆听斯托克豪森《颂歌》的空洞的开放性一起,舒适地坐在一起:
艺术作品,不是为了它的出现而抹去一个世界,而是投射一个可能的世界。
艺术品是一个未完成的、不完整的物体,由于这个原因,它吸引了人们的思考。
艺术品是展现主观性的一个场所。在其中,主观性将自己比作了一种未完成的状态。
激发艺术作品的模仿性冲动,将自己融入其中,并再次将其瓦解,是脆弱的、无言的表达。……艺术是与扩散性相交融的。
系统哲学和方法论思维有一个共同的偏好,那就是,得出的结论往往只能确认蕴含在其前提中的预设条件。这样一来,思维不仅对自己不透明,而且还变得僵硬。一个东西,在它有机会让其他东西遇到它,或让它成为其他东西之前,情形与此相似。
思想的僵化特性在某些方面有着普遍而广泛的影响,这往往可以在主观生活的形式中找到。人类作为一个主体,被其坚硬的边缘所束缚,变得像一个物体 — 尤其是对这个主体而言。
思想和其他死物,可以被看作是对生命的一种客体课程,因为它们展示了生命的停滞状态。是的,无论出于什么原因,这种生命都以一种受损和破坏的方式忽略了继续。而这意味着,生命可能不仅仅是在对象的出现中开花和凋谢的东西而已,其中更包括那个首要的对象,即主体。
作者裴克为(Craig Pepples),美国人,曾任跨国企业 CEO 及著名商业管理类媒体出版人,现居香港,热爱作曲和美好生活。裴先生目前担任保罗·祖科夫斯基非营利基金会 Musical Observations Inc 董事。标签: